物态网物流常识物流资讯物流百科
用户注册 | 网站地图

时间:2023-05-19 15:16:39 | 作者:admin
调查显示:现代物流业收入增长明显快于传统物流业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4年12月至2005年10月,对全国千余物流相关行业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工业、批发贸易企业的物流状况进行的调查显示,随着物流服务需求的高速增长,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收入也相应出现大幅上升。2004年,受调查的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收入总额为1694亿元,同比增长36.4%。其中,配送业务、代理业务、信息及相关服务业务、流通加工业务等现代物流业务收入分别增长59.8%、52.8%、50.8%和36.1%,明显高于运输、仓储这两大传统物流业31.4%和18.2%的增长幅度。   此次物流相关行业企业的调查范围为,2004年物流业务营业收入在亿元以上的独立法人企业,调查内容主要为2003年和2004年企业物流完成业务量、物流业务收入、物流业务成本方面的情况。工业、批发贸易企业采取重点调查方式,其中工业企业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煤炭、水泥、钢铁、石油石化、化学工业等9个工业大类行业。调查内容主要为2003年和2004年企业的销售物流活动与费用支出方面的情况。   调查数据表明,近两年我国现代物流业务发展明显快于传统物流业务,物流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提高,同时,物流企业服务收费在不断下降。   随着物流服务需求的高速增长,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收入也相应出现大幅上升。2004年,受调查的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收入总额为1694亿元,同比增长36.4%。其中,配送业务、代理业务、信息及相关服务业务、流通加工业务等现代物流业务收入分别增长59.8%、52.8%、50.8%和36.1%,明显高于运输收入增长31.4%、仓储收入增长18.2%的幅度。综合型物流企业收入增长46.4%,明显快于运输型企业的36%和仓储型企业的13.2%。   调查还表明,在成本上升收费下降的同时,物流企业的盈利水平却明显提高,这主要得益于物流业务的大幅增加。2004年,随着物流业务的大幅增加,新设备、新技术的投入,以及油品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,物流企业的业务成本也快速上升。被调查企业的物流业务成本总额为1386亿元,同比增长28.8%。其中,包装服务成本上升1.6倍,信息及相关服务成本上升近1.1倍,配送成本上升83.6%,代理业务成本上升51.1%,流通加工成本上升34.6%,运输成本上升19.8%,装卸搬运业务成本上升12.4%。同时,物流服务收费水平普遍有所下降。其中:物流企业的平均货物配送费率为37.4元/吨,同比下降37.4%;平均货物流通加工费率为326.5元/吨,同比下降15.5%;平均货物包装费率为113.5元/吨,同比下降24.3%;平均货物仓储费率为0.16元/吨天,同比下降19.7%;平均货物装卸搬运费率为10.2元/吨,同比下降8.4%。只有运输价格,受油品价格大幅上涨和国家治理公路超载政策的影响,有明显上涨。2004年,物流企业货物综合平均运价为0.14元/吨公里,同比上涨12.1%。其中,地方铁路运输型企业的货物平均运价为0.12元/吨公里,同比上涨9.9%,公路运输型企业的货物平均运价为0.46元/吨公里,同比上涨10.8%,水运型企业的货物平均运价为0.045元/吨公里,同比上涨11.2%,航空运输企业的货物平均运价为1.653元/吨公里,同比下降4.4%,综合物流服务型企业的货物平均运价为0.37元/吨公里,同比上涨15.9%。然而,由于业务量增长迅猛,被调查企业实现利润321亿元,同比增长76.9%;实现营业税金28亿元,同比增长20.5%;产值利润率为18.4%,同比提高4.2个百分点;成本利润率为23.2%,同比提高6.3个百分点。   调查显示,2004年被调查企业的销售物流费用支出合计616.02亿元,比上年增长23.5%。物流费用增长主要表现在运输费用的快速增长。在被调查企业中,运输费用339.5亿元,比上年增长28.1%,占物流费用总支出的55.1%。运输费用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业务量的增长和运输价格的上升。2004年调查企业平均运价为0.40元/吨公里,比2003年上涨15%。   调查情况表明,工业企业和批发贸易企业销售物流费用增长速度基本一致,分别为23.5%和23.3%。但工业企业运输费用增幅(28.1%)明显高于批发贸易企业(16.4%)。各行业发展不平衡,钢铁行业和煤炭行业物流费用增长速度最快,2004年分别增长45.4%和36%,远远高于调查企业的平均水平。物流费用支出增长最慢的是烟草行业,仅增长4.8%。   调查还显示,企业销售物流费用率有所下降。2004年被调查企业销售物流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率为3.3%,比上年下降0.3个百分点。被调查的各个行业的物流费用水平普遍有所降低。其中,物流费用率较高的是煤炭、化学工业和水泥行业,2004年分别为9.91%、7.37%和6.54%,均远高于工业行业平均水平;物流费用率较低的行业有钢铁、石油石化、有色金属、烟草、纺织行业,都低于工业行业的平均水平。  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比重增加。调查表明,企业运输业务主要靠外包来完成。2004年,被调查企业完成的2.2亿吨货运量中,货主企业自我完成的只有0.8亿吨,占总量的36.3%,委托第三方完成的达1.4亿吨,占63.7%。这一比例比上年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。 外资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,在物流业中呈现出六大特点。  约1200亿美元的货物空运进出口市场,成为2005年国际航空货运市场的竞争焦点。  跨国公司纷纷加快进入中国的步伐。美国运输部提议4家目前已向美国至 中国航线提供货运服务的承运公司每周新增货运航班。这些公司是联邦快递公司、西北航空公司、Polar Air Cargo、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。这些航空公司的新增货运航线将于2006年3月25日开通。  先入者优势明显。  于1984年进入中国的英运物流有限公司,已跨过在中国的第21个年头。该公司已从早期的货代企业发展成为拥有空运、海运、陆路运输、合同物流等业务的综合物流企业。2004年英运的业务量增长了60%以上。  另外一家巨头公司中外运敦豪,到2004年年底,拥有56家分公司,已覆盖全中国300多个城市,在中国的业务保持了50%的增长率。   客户细分与服务深化。  美国总统轮船物流服务公司在深圳盐田港附近设立物流中心,为客户提供包括货源地(出口)管理、国际货运管理、目的地(进口)管理、国内货运管理和配送中心管理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模式,以响应客户对控制、灵活性和单点接触的需求。2003年10月中旬,美国联邦快递旗下的中美合资大田国际物流公司,首期投资1500万美元兴建昆山市目前规模最大的国际商务和物流服务中心。他们提供的专业化服务,使昆山市内外企业的进出口通关,不再需要转道上海办理繁杂的手续,设在那里的保税仓库和海关、商检部门的入驻服务,将保证企业原料进口和商品出口实现一次性通关。  独资趋向抬头。  根据《外商投资国际货运代理业管理办法》规定,从2004年开始,外资快递公司在华成立合资企业,可以最高以75%的股份控股,而到2005年,外资快递公司可在华设立独资分公司。2004年联邦快递宣布在上海成立中国业务分区总部,统筹中国区所有业务的发展。联邦快递的高层表示,这样的一个机构“能够应对各种挑战,统筹中国区各种业务的发展,同时把握联邦快递在中国长远的发展方向”。与此同时,联邦快递的竞争对手,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(UPS)据称将于2007年在上海建立航空转运中心,成为首家在中国建立转运中心的美国公司。2004年12月,UPS与中外运公司达成一项协议,在2005年年底之前,UPS获得在中国23个区域内的国际快递业务的直接控制权,根据这个协议UPS将向中外运公司支付1亿美元。TNT公司在2004年与中外运合作的15年期限终止后,单方面宣布将不再与中外运合作。接着,宣布中国总部落户上海,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增资2亿欧元。TNT目前在中国营业额达到25亿欧元,拥有25个分支机构,服务范围覆盖500个城市。TNT公司计划在北京空港物流基地圈地50亩,投资5000万元兴建空港物流基地,将这里建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快运中心。  CEPA刺激香港企业进入。  运输物流服务是香港4个主要经济支柱之一,其3/4的货运与中国内地贸易有关。随着香港制造业向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地的转移,许多物流提供商和服务商也向北跟进。仅2004年一年,粤港两地物流合作的签约项目就超过100个,金额超过百亿元。   外资在某些行业物流中处于领先甚至垄断地位。  无论是快递行业物流、零售业物流还是餐饮业物流,外资的物流能力都十分强大。比如,肯德基的母公司百胜餐饮集团把亚洲最大的物流配销中心建在北京。北京配销中心占地面积15500平方米,将为北京、天津和华北地区的250多家肯德基连锁餐厅提供物流配送的支持。  (作者:荆林波 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所长助理) 本文地址:调查显示:现代物流业收入增长明显快于传统物流业http:/www.606212.com/a/13846.html
  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
  • 猜你喜欢:

    推荐分类:

    上一篇作文:短信定位系统在精确物流上的应用

    下一篇作文:托盘规格和托盘尺寸

    版权声明:

    1、本网站发布的文章《调查显示:现代物流业收入增长明显快于传统物流业》为物态网均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    2、本网站文章《调查显示:现代物流业收入增长明显快于传统物流业》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作者文责自负。